需要金幣:![]() ![]() |
資料包括:完整論文 | ![]() |
![]() |
轉換比率:金額 X 10=金幣數量, 例100元=1000金幣 | 論文字數:16979 | ![]() | |
折扣與優惠:團購最低可5折優惠 - 了解詳情 | 論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許多原本位于城市邊緣的自然生態空間逐漸被城市空間所吞沒。為了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環境問題,我國在2012年提出了“海綿城市”的概念,城市生態綠道可以作為載體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城市生態綠道就如同城市空間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過渡區域,也是“海綿體”當中連接綠地與水域、承載透水鋪裝路面的關鍵區域。 本文以城市生態綠道作為研究對象,結合“海綿城市”理念分析了城市生態綠道在海綿城市設計中應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梳理了城市生態綠道及海綿城市相關理論知識;從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的角度,提出了海綿城市理念滲透下的城市生態綠道的設計方法;結合成都市的城市規劃設計與發展分析了城市生態綠道在海綿城市建設當中的運用及其對于生態建設的作用。 本文的主要結論如下:通過查看國內外相關文獻和實踐現狀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植根于我國具體國情、因地制宜的提出了“海綿城市”和生態綠道相結合的概念;通過對“海綿城市”和城市生態綠道設計相關文獻知識的分析研究,結合對“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和城市生態綠道特點的思考,得出了在海綿城市背景下城市生態綠道的設計原則和目標以及在城市生態綠道實際規劃當中可以采取的偏生態方面的措施;根據海綿城市建設的原則、技術路線和方法,以及城市生態綠道的特點和組成,提出海綿城市生態綠道建設應從水空間、土地空間和水陸界面空間三個方面把握,并注重在城市生態綠道中實施“海綿城市”理念,幫助緩解城市水環境問題。主要采用立體綠化、透水路面、濕地等景觀設計措施。 本文在當下提倡環境友好型海綿城市的基礎上,闡述了對于生態綠道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原則,并將其投射到成都城市現有綠道的規劃建設中。結合成都市現有自然資源現狀和綠道資源條件,闡明了成都市城市綠道的規劃原則和目標,分析了規劃建設的方法,具體分析了成都市杉板橋公園的建設和成都市生態綠道西部的建設。最后對了成都綠道建設與海綿城市的結合體現進行了分析,也提出了個人對于成都市生態綠道的建設改進意見。 關鍵詞:海綿城市 城市生態綠道 生態環境 城市景觀
目錄 摘要 Abstract 1緒論-2 1.1研究背景和意義-2 1.1.1研究背景-2 1.1.2研究意義-2 1.2國內外研究綜述-2 1.2.1海綿城市研究綜述-2 1.2.2城市綠道研究綜述-3 1.3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4 1.3.1研究內容-4 1.3.2研究方法-4 2海綿城市與城市生態綠道的理論概論和建設情況-5 2.1海綿城市-5 2.1.1海綿城市相關概念-5 2.1.2海綿城市建設原則-5 2.1.3國內海綿城市建設情況-6 2.1.4國內海綿城市建設意義-6 2.2城市生態綠道-7 2.2.1城市生態綠道相關概念-7 2.2.2城市生態綠道的構成要素-7 2.2.3國內生態綠道建設情況-7 2.2.4生態綠道建設意義-8 2.3城市生態綠道在海綿城市建構中的作用-8 2.3.1承載海綿機能-8 2.3.2優化生態布局-9 2.3.3強化公共功能-9 3海綿城市理念下城市生態綠道規劃設計研究-9 3.1城市生態綠道在海綿化理念下的建設方法-9 3.1.1防洪排澇-10 3.1.2恢復生態-10 3.1.3整體規劃-10 3.2海綿城市下城市生態綠道的具體手段-10 3.2.1修復水文地貌-10 3.2.2恢復生物多樣性-11 3.2.3保持生態可持續性-11 3.2.4改善城市生態環境-11 4成都生態綠道項目設計實例分析研究-11 4.1成都綠道設計現狀介紹-11 4.1.1項目建設背景-11 4.1.2項目規劃目標-12 4.1.3總體規劃內容-12 4.2海綿城市設計與成都市生態綠道的結合-13 4.2.1綠道體系設計策略與海綿化的結合-13 4.2.2生態綠道建設與海綿化設計的結合-14 4.3成都生態綠道與海綿城市理念結合具體案例分析-15 4.3.1杉板橋公園-15 4.3.2錦城綠道西區部分-20 4.3.3小結-22 4.4成都生態綠道規劃設計的不足與改進-23 4.4.1“綠色雨水”系統-24 4.4.2灌溉模式-24 4.4.3總體方向-24 5結語-25 致 謝-26 參考文獻-27 |